用户洞察|旗袍误区/认知欠缺,75岁服装设计专家如何看待同龄“银发时尚”浪潮?
刘一诺
2021-10-11 14:15:52
“老要张狂。”


作者/刘一诺   排版/Mico


前言:


86岁的服装设计大师亲手设计,

75岁的服饰专家挑梁策划。


中老年模特带着自信从容的微笑,呈现跨越古今的蜡染元素,尽显中老年人的沉稳优雅。


这是一场不凡的中老年时尚大秀。


在9月18日举办的服装设计师陈富美的“蜡染王国”主题发布会后,AgeClub专访了其总策划李欣老师。


75岁高龄的她,依然受邀参与各大中老年时尚赛事的评委工作,广泛接触热衷时尚的中老年人。



和很多出生于1940年代的人一样,李欣的衣橱经历了近三十年特殊的灰色调生涯,但在这三十年间,她的设计探索并未止步。


空政文工团的舞台服装设计工作为她留下想象的空间,古今中外的设计元素,被她用一双妙手赋予新生。


1988年,她正式从舞台转入生活,为大众设计时装,并开始在多所高校开坛授课。1991年,她为北京中老年模特设计的“彩虹”七色系列服饰,把中老年人从灰暗单调的色彩中“解救”出来,并获得了日本老年模特队的赞赏。



在服装设计界,李欣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服装设计大赛“兄弟杯”的策划者,获得中国服装功勋人物奖章。她倡导将传统元素与时尚相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服饰委员会的首席专家。


退休后,她把更多目光投向中老年人群的着装需求,担任“中国乐龄时尚文化俱乐部”会长,举办中老年模特大赛,倡导优雅得体的老年着装理念。


在本文中,AgeClub将透过设计师、教育家、银发族的多重身份,和李欣老师探讨她对中老年服装现状与未来的看法,以及她作为同龄人、对银发群体着装需求的洞察。



01

中老年人群着装现状:

场景意识亟待培养,时尚审美仍需提升


1.AgeClub:随着老年服装品类的增加,许多老年人的着装给人以“用力过猛”的印象,如何提升他们的着装意识?


李欣:根据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在国外很普遍,很多老年人都会,但是我们中国的老年人好像还没完全形成这个意识。


比方说,出席音乐会等正式场合,需要穿正装或礼服。在逛公园、旅游等休闲时光,可以选择运动休闲类轻松一点的衣服。


但是现在我经常看见,有些老年人在逛公园的时候还会穿特别正规的高跟鞋、礼服,这其实是不相适宜的。我曾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中老年人穿婚纱类礼服,在菜市场里,我也看到过老年人穿着礼服去买菜。



2020年疫情爆发后,我策划了一个网络服装模特大赛,通过拍短视频,大家可以在不同的环境里,根据季节更替展示不同的衣服。


一方面,用提交参赛作品的方式,让中老年人学会用手机拍摄短视频;另一方面,很多中老年模特总是乱穿衣,不知道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也不知道出席不同场合要选择不同的着装风格。


我规定了几个主题:7月份是夏季的休闲服,8月份是夏季的礼服,9月份是秋季的休闲服,10月份是秋季的礼服,11月份是冬季的休闲服,12月份是冬季的礼服。通过持续半年的活动,希望能够对中老年模特们的着装意识进行培训。


我们“中国乐龄时尚文化俱乐部”由退休人员组建而成,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对模特走秀非常热情,但不专业。我对举办时尚类大赛很有经验,于是成为了这次中老年模特大赛的总策划。


原来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工作的时候,我主办过“兄弟杯”中国国际服装设计师作品大赛,全国的时尚类大赛最早都是由我做起来的,那些程序和规则从1993年被行业沿用至今。


半年的线上模特大赛后,我们又自筹资金做了线下的总决赛,总决赛报名者(包括团体赛)达到700多人,加上前来观赛的观众,现场有1000人左右。


自2016年起,“乐龄”每年都参加北京时装周中老年时装的发布,用专业的理念表达我们对中老年时尚的思考。今年陈富美老师的“蜡染王国”主题发布会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次,我们特别邀请了曾经获评“中国首席男模”的康俊龙做导演,请他来对中老年模特进行培训。我们希望能够用行业内的顶尖资源,提升中老年人的时尚审美。


2.AgeClub:您如何看待遍地开花的中老年模特走秀?


李欣:因为我是设计师,我永远是从设计师的眼光出发,告诉中老年模特怎么走才是合适的。


从专业角度来讲,很多中老年模特依然处在业余状态。在台上,模特是设计师活动的衣架,应该努力表现设计师的思想和意图,现在很多中老年模特在台上只想表现自己,找不准自己在时装发布中的位置。


至于中老年模特的身材,到了50岁以上,人的身体难免要发福,需要模特们自己控制,还要通过锻炼培养挺拔的身姿。


有些中老年人把模特表演看得太简单,他们可能不具备唱歌跳舞的能力,觉得模特就是走路而已,把上台走秀当成低门槛的娱乐活动。他们的领会能力也参差不齐,有的人专业老师点拨后就非常挺拔,有的人则我行我素,对走秀拿不出专业的态度。


在接触中老年模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对“时尚”和“美”的认知还十分欠缺。有不少中老年模特在走秀时挑衣服,不喜欢穿设计师指定的服装。


她们要穿自己认为“好看的”、“高贵的”服装,而非理解设计师的意图,体会设计师作品的时尚与美。有些中老年模特一定要穿高跟鞋,但不是所有的服装穿高跟鞋都好看,有的民族服装就需要配绣花布鞋才更合适。



通过专业的模特培训,我们希望能够培养中老年人的审美观。为什么设计师要让你穿这个衣服,再给你配上合适的鞋和配饰,需要他们不断领会。


我经常说“老要张狂,少要稳”。对于年轻人而言,青春本身就能带来气质美,可以穿得素一点。服装没有年龄限制,老年人可以穿得艳一点,显着自己年轻,但是艳也要有一个度。


把十五六岁的少女装穿在中老年身上也是不合适的,要做到雍容华贵、优雅得体。现在有些中老年模特过分追求年轻化,反而降低了自己的档次。


我们中老年人应该穿适合自己年龄和身份的衣服,在时装周的舞台上更是如此,不仅讲求时尚,还要落地实用。如果穿一些花里胡哨不实用的衣服,那就背离了时装周的精神。



02

中老年服装突破方向:

活力设计/立体剪裁/中国元素


3.AgeClub:为什么许多品牌不愿意推出中老年服装?


李欣很多企业不愿意做中老年服装的原因,就是尺寸太复杂了,不太适合他们去做标准的、符合时尚潮流的服装。


老年人很少有标准体型,很多尺码穿不了,不像年轻人,不用试就知道能不能穿。


我自己也有体会,人到年纪就发福了。我有时候到国外就愿意买些衣服,因为那里的衣服尺寸比较丰富,可以买到我们能穿的衣服。我在中国可能有些胖,但我到美国去的话,在那里就不算胖子。


国内做年轻人的衣服可以批量生产,做个三五百件没问题,都卖得出去,可是中老年人不行,都不知道每个尺寸做多少件合适。


在80年代、90年代,人们从一种比较禁锢的状态中突然解放出来,从众心理控制了大众的穿着习惯,当时只要一个款式好,就可以几千、几万件地批量生产同一个款。所以走在大街上,撞衫现象极其普遍。但人们并不觉得尴尬,相反,她们认为如果大家都喜欢穿,这种款式一定是流行的,所以就更加放心。


可是现在大家接受了时尚和个性,希望自己的衣服独一无二,不想上街碰到撞衫的人。过去少品种、大批量就很容易挣到钱,现在就要求多品种、小批量,服装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有些服装厂家原来是做中老年服装的,但是后来发现,他的服装给中老年人穿过以后就不好卖了,有些年轻人会产生排斥心理。


实际上,服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你要是把哪类服装定位成中老年服装,很多人都不愿意。大家都愿意穿得年轻,不想因为穿中老年服装就被看作中老年人。


现在中老年人穿的衣服太老套了,虽然有些品牌是专门为中老年人设计的,但脱不开陈旧的感觉。我培养出来的年轻的设计师,他们的时装都带着青春的活力。我策划的模特大赛得到了许多知名设计师的支持,几位优秀的年轻设计师为大赛提供了服装作品。


我希望中老年人穿上年轻人设计的时装,能够得到启发,要敢穿。在敢穿的基础上,还要懂得优雅得体,要体现出人到了老年成熟阶段独特的美。


4.AgeClub:中老年服装设计的技术瓶颈是什么?


李欣:要做好中老年服装设计,不仅需要培养能画图、能打版的人才,还需要提供立体裁剪所需的“人台”,就是把布料放在上面裁剪的人形架。


中老年人的体型是各式各样的,但是国内立体裁剪所需的人形架研发还没有跟上。想要做好中老年服装的立体裁剪,拥有不同体型的人形架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有标准的人形架,孕妇、儿童的“人台”也有一部分,但是针对中老年人胸腹臀部脂肪堆积的特型人台还有所欠缺。



举个例子,据说在英国,每年都需要为英国女王按照当年的尺寸,做一个新的“人台”,继而在这个人形架上为女王设计合体的服装。


在欧洲的高级定制领域,有些高贵的夫人也会让喜欢的服装店根据她的体型做出“人台”,按照这个尺寸为她裁剪合适的衣服。


落在日常服装的设计上,针对中老年体型研发的人形架还需要普及。


我们国家在一点一点进步,现在已经重视服装的打版,设计质量也在提升,但是立体裁剪需要的人台还没有跟上。这也是身材走形的中老年人买不到合适服装的原因之一。



5.AgeClub:旗袍深受中老年人欢迎,中老年服装还可以应用哪些中国元素?

李欣:我非常喜欢中国元素,作为中国人,对中国元素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在日常着装里,我也会选择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


现在,人们说起中老年人穿中国元素,就会想到旗袍。旗袍其实很挑人,如果没有很好的体型,千万不要去碰旗袍,旗袍不是每个人都能穿的。


除了剪裁,旗袍的面料也十分关键。现在的旗袍追求精致,可惜被一些中老年人不分场合地乱穿,用金光闪闪的低档面料,并不能表现旗袍的东方气质美。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旗袍内里都有旗袍衬裙,根据旗袍的色调,有时候配黑色的,有时候配白色的,上面还有蕾丝花边。穿上后走起路来,前面是两片的,后面也是两片的,楚楚动人很有内涵。


我生长在一个文学艺术氛围很浓的家庭中。我的外祖父郭绍虞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后来他成为了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级教授。小时候我一直在外祖父家生活,受到了很多文学艺术方面的熏陶。我的母亲也在文学团体工作,我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书籍。


那时候我看我的父母,还有我的外公外婆,他们的穿着都很朴素,冬天是棉袍和棉袄,夏天是旗袍和长衫,很漂亮很得体。


不像现在,有的人单纯追求所谓的性感,把旗袍的开叉开得很高,把旗袍做成单片的,我感到很不雅观。说实话,我现在都不敢看旗袍表演了。


在穿着方面,老年人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集端,过去低调朴素,现在追逐金光闪闪,没有领会到中式服装的得体之美。


在设计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时,要考虑实用性,不能盲目追求影视剧里飘飘欲仙的感觉,应该方便生产生活,和现代的时尚元素结合在一起,接地气。


服装是不分年龄的,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也是如此。


像我身上穿的这件带有刺绣元素的衣服,我今年75岁了,但是我相信年轻人穿上也挺好看的。主要看你适不适合穿,在什么样的特定环境里穿。


随着国内服装设计教育体系的完善,我们已经培养出设计、打版的人才,能够应用中国元素进行时尚创新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未来,我们希望看到能够兼顾中老年服装的优秀设计师,展现中老年人的优雅得体之美。



03

银发同龄人眼中的中老年服装:

从极度朴素到追求色彩


6.AgeClub:1990年前后,您就为中老年人设计过时装,当时的中老年服装是怎样的?

李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供国人选择的服装款式非常有限。


解放初期以来,中国服装都是比较单一的款式,女装基本都是翻领衬衫,后来由衬衫发展了工装裙。当时的裁缝只要掌握了翻领衬衫、中式罩衫、学生装、工装裙、中山装这几个基本款式就可以走遍天下了。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


服装款式和颜色的多样化,在老年人群中的进展更加缓慢。


90年代初,王府井曾经有一家中老年服装店,我到里边看过,当时衣服的颜色都是灰的、黑的、蓝的,而且中老年人自己也不喜欢穿又深又暗的颜色,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穿好看的衣服。



当时,北京市第一支中老年模特队的队长找到我,说他们有一个活动,要跟日本设计师一起做中老年时装表演,中国的模特队需要设计师。


那时候我还是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设计部主任,想让大家一起来做这个项目,但谁都不愿意。我决定自己做。整台晚会只有2万块钱经费,我想尽了办法,很多衣服都是我自己裁剪的,一共做了将近200套衣服。


我天天跑到北京王府井的东安市场看布料,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还有黑白色调。这个服装系列我取名为“彩虹”,这些多样的色彩,中老年人都是可以穿的。没想到,那次的中老年时装表演特别成功,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都来报道,特别轰动。



那次活动中,日本中老年模特队带来的服装以家居服居多,以和服样式为主,柔和得体,颜色偏灰。日本的团长上台说他们彻底输了,没想到中国的服装这么好。


演出结束后,很多中老年人冲上台来,说要买我设计的衣服,太漂亮了。我的设计新颖而且接地气,中老年人日常都能穿。


有一个男模特穿着我设计的衣服到北京秀水街逛了一圈,结果那些服装老板都问他,你这衣服哪买的。他很自豪地说,是设计师设计的。很多老板都给他拍照,然后照着样子做,据说特别好卖。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批衣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还是很遗憾的。



7.AgeClub:在同龄人普遍欠缺着装意识的情况下,您是如何成为服装设计专家的?

李欣:40年前,中国几乎没有服装设计这个专业。


因为我是学美术出身的,我考大学那年,很多美术院校都不招生,所以就考了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我从小喜欢做衣服,家里兄弟姐妹的衣服都是我做的,于是很自然地选择了服装设计方向。


上海戏剧学院的周锡宝教授很欣赏我,给了我很多帮助。大学毕业时,恰逢空军前来我校招人。在学校的推荐下,我被空政文工团招录为服装设计师,在那里待了将近20年,成为了空军里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


1988年,新成立的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急需业务骨干,一个偶然的机会到部队招人。部队军转办推荐我过去。我想,舞台服装设计受限制于角色是为小众服务,而时装设计是为更多的大众服务,我更喜欢时装设计,做时装更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个时候大家的着装意识刚刚觉醒,但是很多人的思想仍处于拘谨状态,很难设计出比较活泼的款式。我因为是舞台美术出身,古今中外的服装我都设计过,对色彩的驾驭,对服装的裁剪我都驾轻就熟,所以转到时装是非常轻松的。



同样的设计,我不会重复做第二套。


如果这套衣服已经设计成功,下一个设计我一定要超越它,要做新的款式。从事服装设计让我追求创新,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凡是年轻人能学会的东西,我都敢于尝试。


我47岁学电脑,可以熟练打字、上网、做PPT文件;在50岁时学开车、自驾游,现在也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微信、网购等对我来说都不困难。


时尚是我的事业,让我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活学活用。

本文来源公众号“ AgeClub ”,AgeClub经授权发布,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AgeClub立场。

用户头像
发表文章35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