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赛道又添新玩家!巨头跨界入场,万亿市场释放哪些机遇信号?
杨佳璇
2023-09-11 09:11:18
科技,是驱动智慧养老模式的强大引擎。

前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预计到2025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迎来老龄化人口高峰。“银色浪潮”正推动着智慧养老理念的崛起,通过整合技术和服务资源,智慧养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养老方式,不仅在家庭,还在社区和机构中得以实现。

作为应对社会养老挑战的一种有效途径,智慧养老的市场潜力也逐渐凸显。

2020年开始,智慧养老已经成为可见市场,2021年底,其产业规模已达到4.8万亿元,发展结构初步成型。

在前景广阔的智慧养老领域,于2023年9月15日举办的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CIE)将成为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以“智慧科技聚鹏城,老有颐养圳幸福”为主题,为业界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绝佳平台。

9月15日下午,AgeClub将承办《新型养老消费创新论坛》,以“新型养老消费”为核心议题,邀请了互联网创新平台、老年新消费、文娱、智慧养老领域的跨界企业代表以及多家智能科技企业,共同探讨新时期银发经济浪潮下的新型养老消费与智慧养老相关的方方面面。

科技,毫无疑问,是驱动智慧养老模式的强大引擎。在论坛正式开始之前,AgeClub与多位智能科技企业代表展开交流,探讨智慧养老市场的行业趋势和商业机遇。

PART 01

智慧出行,扩大银发族的“人生半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我们对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越来越关注。

他们渴望更多社交互动和陪伴,渴望有更多机会和空间去享受晚年生活的乐趣。然而,要实现这些愿望,走出房门,迈向外面的世界,似乎是必经之路。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自2008年首次推出电动车以来,一直不断寻找电动化出行的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出行场景。目前,比亚迪正在积极探索养老出行领域,致力于以前沿技术赋能智慧出行,扩大老年人群的“人生半径”。

尽管国内网约车出行已经非常便利,但在当前市场中,专门针对老年人群出行的方案几乎仍是一片空白。当新一代老人的生活方式、社交场景更加丰富多样,老年出行的市场也迎来广阔前景。

比亚迪对公事业部副总经理谢劲锋认为:智慧养老市场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从业者各耕其地,未来一定会向平台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养老出行领域也是如此,企业需要利用现有技术和不同场景中积累的经验,在养老领域发挥平台赋能的作用和价值。一旦找到了可以规模化复制的可行方案,就有望满足迅猛增长的养老需求,形成显著的头部效应。

而在解决老年人出行痛点方面,新能源电动车具有多项优势:

一是安全性。安全是老年人出行的首要关注点,比亚迪的独家刀片电池技术,将单体电池压缩到极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可以有效防止短路、过热、穿刺、挤压等故障,即使在行业最苛刻的单体电池针刺实验中,刀片电池依然是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仅30℃-60℃。

二是舒适度。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不会产生刺鼻的燃油气味,也不会在调整车速时产生换挡的顿挫感,增加了出行过程中的平顺性。

三是便利性。以电动平台作为基础的汽车,具有结合智能化产品和方案的天然优势。这就为许多老年穿戴设备、监测工具在出行过程中发挥作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子女或护理人员都能对老人的身体指标有所了解,更能满足老年人出行过程中的医疗需求。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提出“技术鱼池”理论,即先培养技术,市场需要的时候,再把技术拿出来应用。如今,在老年智慧出行市场,这些技术有望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安全性极高的刀片电池技术,是推行汽车电动化时的主推方向,如今也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

和深圳市出租协会、残联共同定制打造的无障碍出租车,此车型专门设置了上下车辅助电动踏板、折叠式轮椅坡板、轮椅固定装置等无障碍附属设施,为行动不便人士实现“0”障碍乘车,充分满足携轮椅长途出行人士的需求;

在越野场景下打造的更高垂向空间、更低底盘设计的云辇技术,也能助力老人上下车时更加方便和平缓,舒适度更高。

在潜力巨大的老年出行赛道,比亚迪想成为一家“造锤子”的企业。希望以前沿技术为“锤”,来碰撞老年人群出行痛点的“钉”,与养老行业的从业者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智慧出行的解决方案。

谢劲锋表示,展望未来,智能、互联、电动平台这三个关键词的组合,将会超越1+1+1的简单相加,释放出更加广泛的市场潜力。这种组合不是机械性的堆砌,而是智能化的创新。

“当智能化解决方案渗透到养老领域时,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与智能硬件和互联网软件相协同的平台,使老年人在离开住所或养老机构时,仍能享受到优质的智能化服务。

更重要的是,让场景里的每一个用户,最终能够以较低的经济代价、商业化方式,感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这将打开养老服务市场真正的商业空间。”

老年产业并非孤立存在,它需要与现有的生态系统相结合,需要一些跨界的先行者,需要不同赛道的企业,多走几步,双向奔赴。在市场需求和反馈的验证下,养老服务的难解之题,终将找到铿锵有力的答案。

PART 02

智慧监测,成为居家安全守护者

当老人在房间独处,突然摔倒或身体不适,却无法第一时间拨打电话求助,怎么办?

这是空巢老人群体极易遭遇的场景,也是高龄老人养老服务中的一大痛点。而成立于2021年的清澜技术,就致力于攻克这一难题。

这是一家专注于毫米波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科技型公司。在养老领域,他们主要的业务方向是生命体征检测雷达。

毫米波雷达是指工作在30GHz-300GHz的雷达,用较高频段的电磁波精准感知目标活动情况,提供目标的移动速度、所在的角度、相离的距离。相较于传统健康监测产品,毫米波雷达生命照护系统具有明显优势——更舒适,更好保护隐私,能够同时捕捉行动、身体姿势、心率、呼吸等多种类型数据。

根据清澜技术市场总监喻驰方的介绍,这款产品的定位是“居家安全的守护者”。

毫米波雷达的一代产品分为跌倒检测、多功能融合两个单品,支持跌倒检测、轨迹位置监测、呼吸心率监测三个功能,目前已实现量产。二代产品于今年5月底发布,相比一代更为小巧,增加了多人跌倒检测、猝死报警、语音对讲、睡眠质量分析、在离床监测等功能,安装和使用也更为便捷。

家中安装毫米波监测雷达的老人,在身体不适时可以通过说出特定关键词、如呼喊子女的姓名唤醒雷达;也可以通过挥手、拍手等方式,让动作被雷达捕捉,雷达就会拨通子女的电话,实现对讲。

如果老年人不慎摔倒,无法呼叫帮助,雷达也能够监测摔倒姿态,自动拨打电话通知子女或社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救助。

它还是社区管理者的便捷工具,通过记录老人的进出门时间、摔倒事件和生命体征,管理人员可以轻松查看多位老人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而相比传统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在保护隐私方面也有巨大优势。在保留老人动作信息的同时,雷达产品并不会识别用户面部信息等其他敏感数据,这能让老人们在使用时更加安心。

喻驰方表示:毫米波技术颠覆了原有的传感技术,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它的核心逻辑是运动识别,可以应用于任何与运动有关的领域,我们所做的人员识别、跌倒姿态识别、呼吸心率的识别,都还处于基础应用阶段。”

清澜技术团队中60%都是研发人员,专注于攻克技术难题,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目前,毫米波监测雷达实现了技术上的重要突破——它是全球唯一实现了跌倒和呼吸心率同时监测、且监测覆盖面积最大的产品,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实现多人同时姿态监测和人数识别的产品。

“今年以来,毫米波雷达市场突然开始‘起量’。5月我们去参加老年产业的展会,发现大约85%的系统集成商都已经开始使用毫米波雷达产品。大家都希望在养老领域使用新一代的传感技术,这是一个明显的利好趋势。

下半年开始,我们还接到了一些数量庞大的订单,养老市场正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养老科技产品领域,正积聚力量,准备迎来爆发式增长。”清澜技术市场总监喻驰方说。

在需求爆发的同时,清澜技术正在将毫米波雷达技术向更深入的方向推进。

一是实现血压监测功能。清澜技术表示,毫米波技术还可以用于无感知的脉搏监测,目前团队正在进行尝试预研。

二是改进用户交互体验,包括语音对讲、手势报警等。目前这些功能已经实现,而团队还将持续强化算法能力,提升产品性能,降低误报率,让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与安心。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新型科技产品迭代升级,喻驰方表示:“未来,毫米波雷达将会应用到每个家庭、每个养老院、每个医院。”

PART 03

智慧护理,打造数字化养老解决方案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群体的照护,是养老产业发展中必须应对的挑战。

根据国家老龄委数据,目前我国失能老人已经超过4400万人,每年保持5%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30年,这一人数可能会达到7000万,2050年将接近1个亿。随着老龄化程度升高,失能人群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存续性也会更强。

“传统的养老模式,主要是靠家庭子女、靠机构护工等人力护理,但随着高科技智能产品的加入,养老护理的效率和水平将会显著提升。护理工作缺口较大、护理人员持续流失等问题,有望借助养老智能硬件设施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获得有效解决。”作为科技的联合创始人肖冬军说。

成立于2019年的作为科技,就是一家专注于失能老人智能护理的公司。围绕失能老人六项护理需求,作为科技提供了智能护理设备与智慧护理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

其产品研发和创新方向从市场需求出发,致力于帮助100万个失能家庭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实困境。旗下包括“形象产品”——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利润产品”:便携式洗浴机、“引流产品”——电动移位机等,获得200多项专利认证,斩获德国红点、欧洲好设计、美国缪斯等设计大奖,受到养老服务市场的欢迎,打出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老年人洗浴为例。传统方式是人工助浴,在养老机构需要三、四个人,烧大量的水,在足够大的空间里操作,费时费力费钱。

而使用作为科技的便携式洗浴机,仅需5升水量、一人操作,就能让老人在床上完成全身清洁和洗发等服务,极大地改良了传统洗浴方式,不仅将养老护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程序中解放,还能极大保护老人隐私、提升洗浴过程中的舒适度。

除了智能护理硬件产品,作为科技还根据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丰富产品的使用场景,打造数字化养老解决方案,以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比如,健康监测方面,作为科技的“智能尿湿报警纸尿裤”可以缓解老人的失禁难题。智能尿湿传感器可以快速识别老人的尿量情况,及时提醒护理人员更换尿布,避免后续一系列不舒适甚至感染等问题;

智能睡眠监测垫则可以实现老人睡眠中及睡醒后的心跳、心率、血压、血糖等状况的监测,当身体体征出现异常时可及时预警。

用餐方面,作为科技研发了辅助用餐机器人(俗称:喂饭机器人),融入AI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捕捉老人的眼神、嘴部变化和声音,精准、人性化地喂送食物,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进食。当老人吃饱时,只需要闭合嘴巴,或者根据提示点点头,它就会自动收起机械臂,停止喂食。

“目前,作为科技围绕失能老人六项护理需求衍生了六个系列产品。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从两个方向进行研发和创新:一是高龄老人的安全风险预警,比如防摔伤保护设备,降低摔倒事件对老人造成的伤害;二是失能老人的智能康复护理、康复训练等领域。”肖冬军说。

此外,作为科技还将搭建自己的智能护理平台。通过智能硬件的触点、用户服务的触点,智能护理平台有望对用户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和整合分析,了解他们在产品使用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围绕他们的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和升级迭代。

肖冬军表示:老年群体的护理需求和潜在购买力非常强,国内60岁以上人群占了70.1%的储蓄存款,这意味着智能养老市场的容量很大,且增长趋势明显。目前老龄人群还处于了解、熟悉、体验和接受智能服务方案的阶段,整个行业在做“黎明前的准备”。

预计未来3到5年,国内老人智能护理市场就会迎来大爆发。要想办法给老人更多“话语权”和“选择权”,想办法把他们手中的存款变为享受晚年生活的优越条件,这正是我们做智能护理的使命和机会。

事实上,作为科技的探索不止于此。在肖冬军看来,养老护理必将从智能服务走向智慧服务。

目前智能护理模式的核心是“人机互动”,仍需要人来适应机器的使用。而未来智慧护理时代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享受机器。机器会根据的人的言行甚至想法和意识,提前预判预警或者及时提供相应服务,不需要人被动操作。

“一个眼神,机器就知道老人想吃哪道菜;一个微表情,机器就知道该如何操作和服务——我们必将迎来这样重大的技术变革。”肖冬军说。

-END-

本文来源公众号“ AgeClub ”,AgeClub经授权发布,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AgeClub立场。

用户头像
发表文章20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