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BI大会现场,AgeClub创始人段明杰提出,老年行业正从0-1的初始阶段迈入1-100的加速扩张阶段,下一阶段面临的最核心的任务是找到成功的商业化、市场化路径。
许多创新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新的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以满足老年人日益个性、多元的需求。随着老年行业各个细分领域出现一批已经实现商业化的公司,资本对老年行业的态度逐渐从观望、试水转向频繁、深度地参与融资。
从数量来看,2022年国内老年行业融资事件共计47件,其中上半年24件、下半年23件;2023年上半年融资事件为25件。
在投融资活动整体态势趋于冷静谨慎的大环境中,老年行业的融资情况保持着总体稳定,甚至小幅增长的积极态势。
此前,AgeClub在《投融资 | 上半年老年产业全球50大融资盘点:高瓴/软银都来了,还有这些新趋势新变化!》一文中统计了2022年上半年全球50大融资事件,洞察到居家护理、康复辅具、慢病管理是融资热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成为趋势。
现在,为了帮助从业者把握最新行业发展趋势,AgeClub对2023年上半年海内外投融资事件进行了盘点。
本文,AgeClub分析了2023年1-6月的25件国内老年行业融资事件,洞见慢病健康管理、智能康复辅具、智慧养老的最新市场机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及国内老年行业融资实际情况,AgeClub将融资事件分类成医疗及健康管理(含慢病管理)、养老照护服务(含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康复护理及辅具、智慧养老、老年食品、老年文娱旅游六大类进行统计。
纵观2022年至今老年行业的所有融资事件,医疗及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及辅具、养老照护服务三大类别的融资事件密集发生,健康刚需相关赛道始终是热门领域。
2022年上半年,随着市场对老年行业认知的加深,资本的目光开始由老年文娱旅游转向老年健康刚需消费。
2022年下半年,国内老年行业的融资事件集中在康复辅具、居家护理领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助听器这一细分赛道融资事件频繁。基于此,AgeClub在《7000万老人亟需助听器:腾讯/阿里入局,千万级融资不断,国货正在逆袭进口产品!》一文中分析了国内助听器融资情况及最新市场趋势。
2023年上半年,助听器赛道的热度降低,仅专注智能助听器研发的玖益医疗在2月完成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与此同时,智慧养老崭露头角。
当然,资本对老年大健康领域的关注一以贯之,医疗及健康管理仍为最热投资领域。以下是详细统计:
注:AgeClub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整理
现阶段,投资机构的投资态度日趋理性,出手谨慎。根据IT桔子,2023 年上半年度国内新经济领域共发生 2212 起投融资事件,较去年同期减少 899 起,同比下降 28.9%。
在这种背景下,老年行业的融资事件数量却保持稳中向上的趋势,说明资本市场对老年行业密切关注,长期看好老年行业的发展前景。
综合分析2023年国内老年行业融资事件,AgeClub判断,投资机构的关注重心为以下三点:
“投早、投小、投科技”成趋势
从去年开始,在资本市场,“投早、投小、投科技/创新”被提及的频次越来越高。事实上,早期项目面临着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并不会天然地吸引投资机构,该趋势的形成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引。
从2015年至今,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引导投资要“投早投小投科技”,比如2022年8月15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指出要引导创投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现在,各投资机构加大在早期阶段的布局。在老年行业,亦是如此。
从融资轮次来看,在上半年的25起融资事件中,A轮及A轮之前的融资共19件,占比76%。
从融资金额来看,千万级融资为主,百万级和超亿元融资较少。
从被投企业来看,技术创新型企业最受资本青睐,智能康复机器人、数字化健康管理等在产品或服务方面进行创新的企业被认可。
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是核心
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是全球老年行业的共同趋势。
在国外,居家护理服务数字平台、数字化养老金管理平台、老年数字营销等是投资热点领域。
在国内,数字化慢病管理、智能康复机器人、智慧养老等领域投资的兴盛同样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养老产品及服务的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改造的关注与认可。
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力,重视商业模式创新
在“投早投小”的大趋势中,企业的长期发展力无疑是投资机构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除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衡量企业长期发展潜力的重要维度。
在今年2月,丹麓资本参与投资智能康复机器人及智能康复综合解决方案研发企业卓道医疗。
丹麓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陆勤超在接受福布斯中文网采访时就曾表示,她个人会重点考量创始人或创始人团队创新精神,要勇于在产品开发、应用或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开拓。
大健康是投资方、企业、消费者都密切关注的领域。随着老龄化趋势加深,慢病管理、康复辅具等细分领域的市场潜力不断被挖掘、认可。
过去半年中,聚焦数字化健康管理、智能化康复辅具研发的企业频频完成融资,其中不乏超亿元大额融资。在本文中,AgeClub将对这两大趋势详细分析。
1. 慢病数字健康管理:互联网数字平台链接患者与专业服务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根据卫健委数据,我国有超过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随着老龄化趋势加深,以及中老年人群健康素养不断提升,健康管理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聚焦慢病管理市场,寻求发展机会。
从2021年至今,国内慢病健康管理一直是投资热点。2023年上半年,多家聚焦健康管理尤其是慢病管理的企业完成融资。
一方面,初创企业聚焦老年人慢病细分领域、医患慢病管理工具等,以创新技术为核心,研发产品、服务,寻找发展机遇。
比如,今年3月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的妙智康聚焦“糖尿病逆转与肥胖相关疾病逆转”,基于5G通讯技术,采用多学科个性化管理模式,开发了“妙智康APP”,为公众提供智慧化、个性化糖尿病数字健康管理服务。
另一方面,大公司尤其是医药企业加速布局慢病管理,从自身业务出发,拓展慢病管理服务平台,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3年4月,海森生物获3.15亿美元B轮融资,其首席执行官夏少斐表示,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于促进公司慢性病、老年相关性疾病以及急重症领域发展,通过有机增长和未来收购,与现有产品组合形成有效的商业协同效应,提供健康解决方案,打造健康管理生态圈。
此前,业内某资深投资人在接受AgeClub采访时表示,以长护险为代表的政策拐点及智能技术拐点的出现,是推动老年健康刚需类项目获得融资的关键。经过一年的发展,我们看到,技术进步与政策拐点为健康管理市场带来更多机会。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促进慢病监测、治疗等环节更高效、精准。从慢病检测到慢病治疗,从院内到院外,从日常科学用药到生活方式干预,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解决慢病管理的全流程痛点。
从获得融资的企业来看,“生物传感器+互联网数字平台+专业医疗服务”的全病程、一体化慢病管理模式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2. 康复辅具新趋势:从产品研发到综合解决方案
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叠加各种疾病困扰,老年人是接受康复治疗的主力需求人群。Frost & Sullivan预测数据显示,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增加至670亿元。
在康复辅具这一赛道,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资本市场十分看好“智能康复机器人+智慧康复医疗解决方案”商业模式的发展前景。
2022年上半年,康复辅具领域的融资集中在辅具产品研发;2022年下半年,辅具类融资集中于助听器产品;近半年,资本的目光转向“康复机器人+康复解决方案”。
智能康复机器人是典型的具有核心技术力的产品,从产品研发到商业化落地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的助力不可或缺。
今年上半年获得投资的智能康复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并致力于围绕核心产品搭建智能康复解决方案。
注:卓道方舟概念图,图片源于卓道医疗官网
其中卓道医疗已推出智能康复综合解决方案——卓道方舟®。据了解,本轮融资将加速卓道医疗在智能康复综合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研发、市场准入与规模化落地的工作。
华鹊景医疗则是已经研发出上肢康复机器人、手指康复机器人、认知康复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康复机器人,这些康复机器人可以智能生成康复训练计划。
基于已研发的智能康复机器人,司羿智能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以远程医疗与信息交互、依从性管理、居家康复指导等为核心功能的数字化康复服务平台。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统康复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改造,也吸引更多投资机构的关注。
比如参与卓道医疗此轮投资的恒旭资本董事长陆永涛表示,“康复医疗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未来与养老和数字疗法的结合,是恒旭资本持续关注的方向。”
由此可见,核心技术壁垒与商业模式创新,无疑是吸引资本的两大法宝。
在今年的融资事件中,智慧养老服务领域的融资情况值得关注:
6月,由智能家居向智慧养老平台拓展的艾琳智能科技集团获得1000万元Pre-A轮融资;
7月,智慧养老平台公司天与养老获得战略投资,本轮融资距离上一轮完成交割时隔三个月,两轮合计融资金额数千万美金;
6月,流媒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比利信息宣布完成2.1亿元A轮融资,将发展公司的第二业务曲线大健康养老行业,为“养老社区”和“社区养老”集团客户提供智慧养老新基建能力。
对于智慧养老服务市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智慧养老服务是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智慧养老服务,包含“互联网+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互助养老”、“老年人能力评估”等。
2023年6月27日,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2年版)》,有利于加快相关产品服务的渗透。
从《目录》可以看出,我国智慧养老产品发展十分迅速,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老年辅助器具类智能产品等都已经出现一批商业化落地的产品;但在服务层面比较欠缺,以地域化的智慧养老平台为主,仍有较大探索空间。
一直以来,国家在政策方面积极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但企业在市场化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重产品、轻服务”、“叫好不叫座”的情况较为普遍。
上半年,天与养老、艾琳智能完成新一轮融资,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
天与养老以政府项目为主,围绕健康、安全、照护、参与四大场景,持续打造数字化系统平台,不断融合创新医养科技解决方案,推出居家、机构、社区、保险、地产等多种场景解决方案。
艾琳智能从智能芯片发展至智能家居、智慧养老,搭建了“小迪管家”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了用户端“艾琳颐康”APP,包含智慧康养、安养、膳养、乐养四大方面的内容。
注:艾琳智能安防看护套盒
比如在“安养”部分,艾琳智能安防看护套盒包含生命体征检测仪、血压计、血糖仪、一键呼救、燃气报警器等10个产品,从健康管理到居家安全全方位守护老人安全。据公开资料,艾琳“小迪管家”连锁服务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社区开设门店。
综合融资情况与消费趋势,AgeClub认为,未来,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在以下方面深入或可赢得资本青睐:
1.在优化产品的基础上重点深化服务能力,破解有智能产品、智慧平台而缺少优质服务的困境;
2.打造多元场景化解决方案,围绕老年人生活的不同层次需求提供精准产品、服务,除了健康需求,向老年文娱、生活服务多维拓展。
在本篇中,AgeClub盘点了上半年国内老年行业融资事件,并对数字化慢病管理、智能康复、智慧养老服务三大趋势展开分析。
下一篇,AgeClub将盘点最新海外融资事件情况,洞察海外市场趋势,与国内市场对比分析,探索创新机遇。
参考资料:
在本文中,“智慧养老服务”参考国家统计局令第30号《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中“072 智慧养老服务”
-END-
本文来源公众号“ AgeClub ”,AgeClub经授权发布,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AgeClub立场。